因网页故障,本栏目转登至经管学院基层党建网连载。
杨秋丽:50net永乐高2008202班学生,上海世博会志愿者,2010年8月9日―8月22日服务于世博园中国馆部省市公共馆公共区域。经作者本人同意,以下文字摘自杨秋丽日志,有删减。
小白菜日记1
小白菜日记2
8月10日
小白菜日记3
8月11日
小白菜日记4
8月12日
9:30,和几名志愿者埋伏在中国馆正门口,看人流越来越多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,以百米冲刺的速度,大汗淋漓,此时出现的不只是一个刘翔,而是无数多个刘翔!他们跨越重重阻碍,只为得到一张预约券能够进入中国馆,当来到南广场时才彻底绝望,因为队伍早已排得老长老长,这就好比是人生的长跑,在你的前头,永远会有人无法超越并且保持领跑,但几圈过后,也就慢慢习惯了,习惯了眼前的风景,最后还会惊讶地发现你们竟然又在终点相遇。
中午去晚了,食堂的饭又冷又难吃,没有选择的余地,整个下午都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类似的问题,除了有几个阔气的印度人前来询问路线。
回去的车子空调又坏了,司机师傅说大家屏一屏,才一个多小时,我们全都无言。昨天晚上太热了,一夜在床上翻来覆去没有睡着,看见窗外的天色渐渐变亮,心里却又一种踏实的感觉。太累了所以在车上睡着,醒来的时候,汗水滴到眼睛里,眼睛很痛。
小白菜日记5
8月13日
例会前,组长开始发徽章,我们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鼓励――不可否认,对于徽章的喜爱似乎从第一批志愿者起就流传开来。会有游客羡慕地盯着你的徽章看,问你哪儿买的;会有游客直接要求你送他一枚,微笑着拒绝。因为每一枚徽章都是我们辛苦工作的见证,也有隐藏在其背后的故事,就好像二战的士兵以获得“十字勋章”为荣耀,徽章已成为志愿者的标志之一,并逐渐形成园区内的一种文化。
休息室内,大家在分享几天来遇到的各种有趣事件,交流工作心得。每天都会听到无数条寻人启事,有家长把小孩弄丢的,有小孩把家长弄丢的,昨天还碰到把自己外来的丈母娘弄丢的。对于操着上海口音的上了年纪的游客,我用上海话回答会让他们倍感亲切;对于来自东北的游客,我学着电视上本山大叔,略带东北腔儿的回答常常把大伙逗乐,为游客减轻长时间排队的疲劳,也让自己轻松一下,我们就这样在工作中自娱自乐,“暑”不胜收。
转眼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从员工通道走向停车场,一群军人在大太阳底下站军姿,一个个身体挺拔,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没有任何声音,不知道他们是被罚站,还是在挑战极限。回去的车子空调有坏了,不得不再经历一次“桑拿”的洗礼……
小白菜日记6
8月14日
10:30左右,刚回到休息室,有人先一步跑来说俞书记将带领一群世博局的领导前来慰问,我们赶紧收拾桌子、张贴宣传海报。过一会儿,领导们来了,俞书记对大家的精神状态表示满意,再三关照要注意身体,不要带病上岗。随后又向前排同学询问吃住等方面的情况,来回的车上是否都有座、校有没有发高温慰问品等等。我们按实情一一叙述,除了寝室装空调的问题,书记说还有待考虑。由于领导的到来,馆方负责人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
今天是周六,入园的游客估计超过40多万。某些岗位有“高峰志愿者”前去支援,他们都是些已工作的成年人,自愿放弃双休日的时间来到世博园,他们才是真正的志愿者,让人钦佩。
下午快换班的时候,一个十四、五岁的女孩从背后拍了我的肩膀,说和她的表姨夫走散了。我带她去了援助中心,指导她填表格、安慰她不要着急,由于系统的故障,这条寻人启事一直都没有播出去,等了很久,女孩儿急得哭了,我来回跑了好多次去催促,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差,说你的任务就是把她带到这,别的你就不用管了。在我的再三要求下,才有播了一遍,我和女孩站在北京馆门口焦急地四处张望,当我正踮起脚尖努力找寻的时候,另一名志愿者叫住了我,指着前面对我说人已经找到了,我看到女孩的身边多了一个人,他们的背影很快淹没在人潮之中……没有留下一句“谢谢”,也好像从来没有过萍水相逢。
10:30左右,刚回到休息室,有人先一步跑来说俞书记将带领一群世博局的领导前来慰问,我们赶紧收拾桌子、张贴宣传海报。过一会儿,领导们来了,俞书记对大家的精神状态表示满意,再三关照要注意身体,不要带病上岗。随后又向前排同学询问吃住等方面的情况,来回的车上是否都有座、校有没有发高温慰问品等等。我们按实情一一叙述,除了寝室装空调的问题,书记说还有待考虑。由于领导的到来,馆方负责人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
今天是周六,入园的游客估计超过40多万。某些岗位有“高峰志愿者”前去支援,他们都是些已工作的成年人,自愿放弃双休日的时间来到世博园,他们才是真正的志愿者,让人钦佩。
下午快换班的时候,一个十四、五岁的女孩从背后拍了我的肩膀,说和她的表姨夫走散了。我带她去了援助中心,指导她填表格、安慰她不要着急,由于系统的故障,这条寻人启事一直都没有播出去,等了很久,女孩儿急得哭了,我来回跑了好多次去催促,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差,说你的任务就是把她带到这,别的你就不用管了。在我的再三要求下,才有播了一遍,我和女孩站在北京馆门口焦急地四处张望,当我正踮起脚尖努力找寻的时候,另一名志愿者叫住了我,指着前面对我说人已经找到了,我看到女孩的身边多了一个人,他们的背影很快淹没在人潮之中……没有留下一句“谢谢”,也好像从来没有过萍水相逢。